西南大学实验技术系列第三轮岗位聘用实施方案

发布时间: 2016-10-10 11:06:56 已阅读:

西南大学实验技术系列第三轮岗位聘用

实施方案

 

为继续推进实验技术系列岗位设置工作,充分保障实验技术人员的利益,引导实验技术人员热爱本职工作,明确岗位职责,促进实验队伍建设良性发展,使岗位聘任具体明确,根据《西南大学第三轮岗位设置与聘用办法》(西校〔2016〕559号)和《西南大学关于开展第三轮岗位聘用工作的通知》(西校〔2016〕561号)文件精神,特制定本实施方案。

一、组织机构

组  长:王永   

    副组长:周光明

组  员:吴能表   段书凯   曾凡坤   杨剑虹   肖国强   马学兵

二、岗位设置

根据西校〔2016〕559号和西校〔2016〕561号文件有关规定核定。

三级

五级

六级

八级

九级

十一级

设岗数

0

11

22

30

40

25

三、岗位基本职责

(一)正高级岗位(三至四级)

因暂无正高级实验技术岗位人员,本轮岗位聘用暂不对正高级实验技术岗位基本职责作具体规定,如出现通过学校实验技术系列正高级职称评审情况,在本轮岗位聘用中直接确认为四级实验技术岗位。

(二)高级岗位(五至七级)

1.熟悉本学科实验领域国内外学术和技术动态,提供学术和技术指导;

2.根据本学科实验室发展要求,提出实验室建设方向,制定实验室发展规划,拟订教学和科研实验方案;

3.积极开展实验课题的研究,及时更新实验内容,编写实验教学大纲、实验讲义和指导书;

4.参与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论证、购置验收、安装调试和技术开发工作;

5.不断学习本学科领域的实验理论与实验技能,掌握有关仪器设备使用方法;

6.掌握先进的实验技术手段,承担和指导实验装置的研制及有关仪器设备的改造工作,解决本学科实验技术中的疑难问题;

7.指导中、初级实验工作人员的业务工作和学习;

8.协助实验室主任做好实验室的各项工作;

9.五级岗应主持1项D类或参研1项C类科研项目,发表B类论文1篇;六级岗发表B类论文1篇;七级岗公开发表论文2篇或参研1项C类科研项目。

10.服从学院工作安排。

(三)中级岗位申报条件(八至十级)

1.按照实验室的教学和科研任务,安排好计划,认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;

2.参加编写实验讲义和指导书,熟练掌握本学科实验技术,上好实验课;

3.拟订有关实验室建设方案,大型精密仪器设备配备方案,不断更新实验内容,改革实验方法,提高实验课质量;

4.承担实验室有关技术开发工作,负责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保养、维护、故障诊断和排除工作,保证实验教学工作正常进行;

5.负责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工作,严格执行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,积极主动地完成实验室主任交给的各项任务,共同做好实验室安全卫生工作;

6.组织和指导初级实验技术人员的业务工作和学习;

7.公开发表论文1篇或参研1项D类科研项目;

8.服从学院工作安排。

(四)初级岗位申报条件(十一、十二级、十三级)

1.努力掌握专业基础理论和技术知识,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和实验技术水平;

2.做好实验教学的准备工作,掌握有关实验的基本原理;

3.主动承担实验教学的辅助工作,注意实验方法的改进和质量的提高;

4.做好仪器设备的日常管理工作,参与仪器设备的维修、实验方案的设计和一般实验装置的改进与研制,做好仪器设备、低值耐用品等的帐、物管理工作;

5.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,做好实验室的安全卫生工作;

6.完成实验室主任交办的其他工作,协助实验师(工程师)共同搞好实验室各项工作;

7.服从学院工作安排。

四、申报条件

(一)三级岗聘用条件

因暂无正高级实验技术岗位人员,本轮岗位聘用暂不对三级实验技术岗位聘用条件作具体规定。

(二)四级岗聘用条件

通过实验技术系列正高级职称评审,岗位考评合格者。

(三)五级岗聘用条件

1.任现职满8年,每学年讲授1门本科实验课,完成规定的教学工作量,教学效果良好,并独立(或排名第一)完成1门实验教学大纲的编写,并符合下列条件:

业绩方面符合以下条件之一:

 参编实验教材(公开出版,排名前三名,下同)1部或主编实验讲义(已经公开使用,下同)1本及以上;

主持或主研(排名前三名)校级及以上教学改革项目1项;

获得校级及以上与本职工作相关的表彰(以证书为准);

指导学生参加全国性学科竞赛,并获得省部级二等及以上奖励(第一指导);

独立指导的本科毕业论文获校级二等奖及以上奖励;

作品在国家级、省市级媒体使用或获二等及以上奖励,并提供有效证明。

科研成果符合以下条件之一:

主持校级及以上科研项目1项;

在C类及以上刊物(不含增刊)发表论文1篇(第一作者)以上;

获准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项(第一申请人);

主持横向项目2项及以上,到校经费教、文、史、哲、经、管、法、艺类3万元及以上,理、工、农、医类5万元及以上;

育成优良品种通过省部级及以上鉴定(主持);

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三等奖励及以上1项,排名前2名;

优秀教学成果1项(国家级一等奖排名前5名,国家级二等奖或省部级一等奖排名前4名,省部级二等奖排名前3名,校级一等奖排名前2名);

精品课程(国家级排名前3名,省部级排名前2名,校级主持)。

2.任现职满4年未满8年,每学年讲授1门本科实验课,完成规定的教学工作量,教学效果良好,并独立(或排名第一)完成1门实验教学大纲的编写,并符合下列条件:

业绩方面符合以下条件之二:

参编实验教材(公开出版,排名前三名,下同)1部或主编实验讲义(已经公开使用,下同)1本及以上;

主持或主研(排名前三名)校级及以上教学改革项目1项;

获得校级及以上与本职工作相关的表彰(以证书为准);

指导学生参加全国性学科竞赛,并获得省部级二等及以上奖励(第一指导);

独立指导的本科毕业论文获校级二等奖及以上奖励;

作品在国家级、省市级媒体使用或获二等及以上奖励,并提供有效证明。

或业绩方面符合以下条件之一:

主编实验教材(公开出版,排名第1名)1部或主编实验讲义(已经公开使用,下同)3本及以上;

主持省部级及以上教学改革项目1项;

获得省部级及以上与本职工作相关的表彰(以证书为准);

指导学生参加全国性学科竞赛,并获得省部级一等奖及以上(第一指导);

独立指导的本科毕业论文获省部级及以上奖励;

作品获省部级一等或国家级二等及以上奖励,并提供有效证明。

科研成果符合以下条件之二:

主持校级及以上科研项目1项;

在C类及以上刊物(不含增刊)发表论文(第一作者)1篇以上;

获准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项(第一申请人);

主持横向项目2项及以上,到校经费教、文、史、哲、经、管、法、艺类3万元及以上,理、工、农、医类5万元及以上;

育成优良品种通过省部级及以上鉴定(主持);

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三等奖励1项,排名前3名;

获得优秀教学成果1项(国家级一等奖排名前5名,国家级二等奖或省部级一等奖排名前4名,省部级二等奖排名前3名,校级一等奖排名前2名);

精品课程(国家级排名前4名,省部级排名前3名,校级主持)。

或科研成果符合以下条件之一:

主持校级及以上科研项目3项,或主持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1项及以上;

在C类及以上刊物(不含增刊)发表论文(第一作者)3篇及以上;

获准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项(第一申请人);

主持横向项目3项及以上,到校经费教、文、史、哲、经、管、法、艺类10万元及以上,理、工、农、医类20万元及以上;

育成优良品种通过省部级及以上鉴定3项及以上(主持);

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三等奖励1项,排名前2名;

优秀教学成果1项(国家级一等奖排名前4名,国家级二等奖或省部级一等奖排名前3名,省部级二等奖排名前2名,校级一等奖主持);

精品课程(国家级排名前3名,省部级排名前2名)。

(四)六级岗聘用条件

任职满4年,每学年讲授1门本科实验课,完成规定的教学工作量,教学效果良好,并独立(或排名第一)完成1门实验教学大纲的编写,并符合以下条件:

(1)业绩方面符合以下条件之一:

参编实验教材(公开出版,排名前三名,下同)1部或主编实验讲义(已经公开使用,下同)1本以上;

主持或主研(排名前三名)校级及以上教学改革项目1项;

自制设备并在教学中应用(提供自制报告和使用效果分析报告);

获得校级及以上与本职工作相关的表彰(以证书为准);

指导学生参加全国性学科竞赛获国家级或省部级奖励(排名前二名指导);

独立指导的本科毕业论文获校级三等奖及以上奖励;

指导校级及以上本科生创新基金项目(第一指导);

作品在国家级、省市级媒体使用或获奖,并提供有效证明;

其他能反映本职工作业绩,并且提供贡献程度与-相当的证明材料(需由党政主要负责人共同签字)。

(2)科研成果符合以下条件之一:

主持或主研(排名前三名)校级及以上科研项目1项;

在C类及以上刊物(不含增刊)发表论文(第一作者)1篇及以上;

获准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项(排名前三名申请人);

主持横向项目1项及以上,到校经费教、文、史、哲、经、管、法、艺类2万元及以上,理、工、农、医类3万元及以上;

育成优良品种通过省部级及以上鉴定(排名前三名);

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三等奖励1项,排名前5名;

优秀教学成果1项(国家级一等奖排名前8名,国家级二等奖或省部级一等奖排名前5名,省部级二等奖排名前4名,校级一等奖排名前3名);

精品课程(国家级排名前8名,省部级排名前5名,校级排名前3名)。

其他能反映本职工作业绩,并且贡献程度与-相当材料(需由党政主要负责人共同签字)。

(五)七级岗聘用条件

任高级实验师,岗位考评合格者。

(六)八至十级岗位聘用条件

八至十级岗位的申报采取积分方式进行,在人事处相关文件精神的基础上,分别从申报者职龄、业绩、科研成果、学历等方面累计积分,并按积分从高到低评聘。

1.计分办法:

(1)职龄:申报者现职任职年限按3分/年计分。

(2)工作业绩:

独立编写或第一编写实验大纲:2分/门

实验指导书:第一作者5分/部,第二作者3分/部;

实验教材:第一作者10分/部,第二作者5分/部,第三作者3分/部;

与实验教学或管理相关的获奖:国家级奖励15分/项,省部级奖励10分/项,市级奖励6分/项,校级奖励3分/项。

(3)科研成果:计分办法按以下标准执行。

在B类及其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按下表计分:

类别

排名

独立

1

2

3

4

5

1

T类

100

80

30

20

15

12

2

A类

16

合作完成的论文总分提高到独立完成论文计分的120%。合作完成论文的计分比例:二人合作84,三人合作831

3

B类

10

②主持或主研纵向科研项目按下表计分:

序号

类别

A类

B类

C类

D类

1

主持

25

20

12

8

限计分

/

/

/

16

2

主研

2

1

4

③主持横向科研项目按下表计分:

类     别

分值

限计分

横向科研项目经费

人文社会科学类每3万元

1

10

自然科学类每6万元

④科研成果获奖按下表计分:

 

序号

类 别

等 级

排名

独立

第一

第二

第三

第四

第五

第六至九

第九以后

1

科技进步奖、自然科学奖和发明奖

国家级一等奖

100

80

40

35

30

25

10

5

国家级二等奖

80

60

30

25

12

10

5

4

省部级一等奖

50

30

15

12

8

6

3

3

省部级二等奖

30

20

10

8

6

4

2

2

省部级三等奖

15

10

5

3

1

1

1

1

⑤其他成果按下表计分:

序号

类 别

分值

限计分

1

主持育成经省部级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动植物新品种1个

15

/

主持育成经国家级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动植物新品种1个

20

/

3

以高科技项目实行技术转让、技术入股分红、技术咨询、技术服务等取得经济效益,使学校获得纯收入(进入学校专门账户,以有关职能部门的证明为准)的主持人

达到10万元不足20万元

5

10

达到20万元不足30万元

7

达到30万元及其以上

10

4

获得国家发明专利(国家专利局专利授权)1项,且成果已被转让推广的发明人

国家发明专利

排名第一

10

/

排名第二

4

获得实用新型专利、外观设计专利(国家专利局专利授权)1项,且成果已被转让推广的第一负责人

实用新型专利

4

10

外观设计专利

2

5

主持制定产品技术标准(指已使用的)1

国际标准

15

/

国家标准

10

10

行业或地方标准

5

6

指导学生参加挑战杯比赛、电子设计大赛、数学建模比赛等获奖1项

国家级

一等奖

4

4

二等奖

2

三等奖

1

省部级

一等奖

2

2

二等奖

1

备注:所指导的学生获奖计分仅限1名主要指导教师。

(4)现有学历:博士学位加5分,硕士学位加4分,本科毕业加3分,专科毕业加1分,专科以下不加分。

2.八至十级岗位的人员的任职年限资格

八级岗位在任中级职务满8年的人员中产生;九级岗位人员在任中级职务满4年的人员中产生;未被聘为八、九级的中级职务人员直接进入十级岗。

3.评定

岗位评定采用由高到低的顺序(即先评八级,再评九、十级)。在任中级职称满八年的实验技术人员中按分数评选八级岗人员,任现职满8年未进入八级岗的人员与任现职4年以上的人员一同进行九级岗位评定,未进入九级具有中级职务的实验技术人员直接进入十级。

(七)十一、十二级、十三级岗聘用条件

初级岗位的聘用按西校[2016]559号文件执行,操作办法与中级职务岗位设定相同。

五、其他说明

1.各级岗位经实验技术系列岗位设置与聘用工作组综合评定之后,在同等条件下,按工龄、任职年限、工作业绩择优聘用。

2.科研成果及荣誉称号有效时间范围为201271日至2016630日。

3.本方案中关于科研成果分类均按学校相关政策执行,具体参见西校2011477号文件,其中科研成果须以西南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且与实验教学相关的。

4.聘用程序按西校[2016]559号文件执行。

5.其他未尽事宜由实验技术系列岗位设置与聘用工作组负责解释。

 

实验技术岗位设置与聘用工作组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二○一六年十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