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月12日,材料与能源学院申购的“双球差校正透射电子显微镜”购置可行性论证会在文俊楼325会议室举行,会议由实验室建设与设备管理处副处长彭红军主持,来自多所高校的权威专家组成评审组,围绕设备技术参数、学科支撑效能及运行保障方案展开深入研讨。

拟购置的双球差校正透射电子显微镜具备亚埃级超高分辨率,通过创新性消除球差与色差,可实现对材料微观结构动态演变过程的精准观测。设备预计年使用机时将突破3000小时,将为新能源材料、纳米催化、半导体器件等领域的原创性研究提供关键技术支持,有力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与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。
专家组经质询论证后一致认为,该拟购设备的购置不仅将为材料、物理、化学、生物和信息等学科的发展及科研水平提高提供先进的研究平台,并将有力推动相关学科建设、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和高层次人才培养,也将为国家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做出贡献。就实施细节,专家组提出了专业建议:一是建议统筹规划设备共享机制与经费预算方案,确保设备成套、成规模、成体系运行,如前置处理等必须配套的设备;二是需提前完成安装场地的环境振动、电磁屏蔽等参数测量,确保设备运行条件达标;三是进一步强化购置前调研,完善该设备配套人才培养(如相关学科使用需求)与开放共享技术服务体系。经综合评审,专家组全票通过该设备购置论证。

此次论证会标志着我校重大科研平台建设迈出关键一步,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材料表征研究基地奠定坚实基础。
(文字、图片:刘翠平 初审:李朝明 复审:彭红军 终审:卢坤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