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月30日,重庆首个自主选育早熟马铃薯新品种“缙云薯11号”在学校合川基地正式田间测产鉴定。鉴定结果显示,该品种较常规早熟品种产量增加29%,兼具高产、早熟、耐阴、抗病等特性,亩产达3190.38公斤,创重庆早熟鲜食马铃薯产量历史新高。


马铃薯作为重庆第三大作物,占粮食总产量的11.2%,种植面积近500万亩。在重庆市薯类科企联合体、重庆市薯类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和重庆市科学技术局的支持下,西南大学薯类团队展开了马铃薯种质资源精准鉴定,开创了马铃薯智能工厂化杂交种质创制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,利用重庆不同海拔生态的穿梭育种体系,选育了早熟鲜食马铃薯新品种“缙云薯11号”,选择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山地区合川基地等地进行示范种植。
目前,学校进驻合川基地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的团队有10余个,涵盖粮油、果蔬、土肥、中药材等方面。多年来,各科研团队依托合川基地开展科学研究、技术研发、人才培养、成果转化、技术服务等,取得显著成果。
(文字:许茜 图片:许茜 复审:王全玉 终审:卢坤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