单位名称
| 实验室安全问题
| 问题项对应的实验室
|
化学化工学院
| 院级管理档案基本备齐,实验室值日表填写不规范
| 实验室共性
|
| 危险化学品的管理有所改进,但化学品分类不明、随意摆放、台账不清晰、监管不到位
| 以29教6楼有机实验室为典型
|
| 部分实验室管制类化学品未落实“双人双锁”等管制措施
| 实验室共性
|
| 单间实验室化学品存量过大,大桶包装的化学品无标识
| 以29教6楼有机实验室为典型
|
| 危险源安全标识缺失或张贴混乱
| 实验室共性
|
| 实验区与生活区功能未分离,实验台桌堆放学习与生活用品
| 实验室共性
|
| 学生个人防护意识差,不穿着实验服,不佩戴手套,披长发,实验室饮食
| 实验室共性
|
| 插线板串联、置于地面现象突出,且大功率设备使用插线板
| 实验室共性
|
| 冰箱管理不规范,内存物无标签,摆放杂乱,未张贴“非防爆冰箱,不能存放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”标识,挥发性易燃易爆化学品未在防爆冰箱放置
| 实验室共性
|
| 气体钢瓶未张贴介质铭牌、安全标识,未全部固定
| 实验室共性
|
| 部分涉危仪器设备未悬挂操作规程和安全提示(尤其是高温高压类)
| 实验室共性
|
| 实验室日常清洁卫生较差,实验人员卫生习惯不好
| 实验室共性
|
| 实验室安全责任人对所在楼宇总水阀与电阀不熟悉
| 实验室共性
|
| 废液桶存放不规范,分类标识与安全警示不到位
| 实验室共性
|
| 实验室应急喷淋与洗眼器尚未安装完成
| 实验室共性
|
| 实验室房门未开窗
| 实验室共性
|
| 实验室尖锐废弃物未单独收集,如针头、移液枪头
| 29教611室
|
| 液氮罐没有贴标识
| 29教613室
|
| 实验室杂乱
| 29教610室
|
| 核磁共振实验室氧浓度报警气未安装。
| 29教112室
|
| 核磁共振实验室与单晶衍射仪实验室操作规程与安全提示未上墙
| 29教112室、110室
|
| | |
药学院
| 院级管理档案不齐全、实验室日常安全检查和值日制度未完善,实验室值日表填写不规范
| 实验室共性
|
| 易制毒与易制爆化学品管理有所改进,但部分实验室分类不明、随意摆放、台账不清晰、“双人双锁”管理措施不到位、监管不到位
| 实验室共性
|
| 单间实验室化学品存量过大
| 实验室共性
|
| 危险源安全标识缺失或张贴混乱
| 实验室共性
|
| 实验区与生活区功能未分离,实验台桌堆放学习与生活用品
| 实验室共性
|
| 学生个人防护意识差,不穿着实验服,不佩戴手套,披长发,实验室饮食
| 实验室共性
|
| 插线板串联、置于地面现象突出
| 实验室共性
|
| 冰箱管理不规范,内存物无标签,摆放杂乱,未张贴“非防爆冰箱,不能存放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”标识,挥发性易燃易爆化学品未在防爆冰箱放置
| 实验室共性
|
| 气体钢瓶未张贴介质铭牌、安全标识
| 实验室共性
|
| 实验室日常清洁卫生较差,实验人员卫生习惯不好
| 实验室共性
|
| 实验室安全责任人对所在楼宇总水阀与电阀不熟悉
| 实验室共性
|
| 废液桶未分类贴标签,存放不规范,安全警示不到位
| 实验室共性
|
| 实验室内洗眼器尚未安装
| 实验室共性
|
| 实验室房门未开窗
| 实验室共性
|
| 部分涉危仪器设备未悬挂操作规程和安全提示(尤其是高温高压类)
| 实验室共性
|
| 实验室过道堆放设备,妨碍通行
| 三楼、四楼
|
| 实验室内学生座椅堵塞过道
| 309室
|
| 实验室垃圾清理不及时
| 410-2室
|
| 实验动物中心高压灭菌设备未张贴安全标识
| 实验动物中心
|
| 实验动物中心通道和紫外线开关未按教育部要求整改
| 实验动物中心
|
| 实验动物尸体处置台账不完整,缺少回收单位回收记录
| 实验动物中心
|
| | |
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
| 农生院经过三次整改总的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善,尤其是实验室清洁和化学药品管理有了很大改进,但实验人员化学品使用规范和卫生习惯有待进一步加强
| 37教4.5.6楼
|
| 易制毒与易制爆化学品管理有所改进,但部分实验室分类不明、随意摆放、台账不清晰、“双人双锁”管理措施不到位、监管不到位
| 实验室共性,以37教608、620为典型
|
| 实验室安全责任人对所在楼宇总水阀与电阀不熟悉
| 实验室共性
|
| 实验室日常安全检查和值日制度未落实,实验室值日表填写不规范或缺失
| 实验室共性
|
| 部分学生个人防护意识差,不穿着实验服
| 实验室共性
|
| 气体钢瓶未张贴介质铭牌、安全标识
| 实验室共性
|
| 危险源安全标识不完善或张贴混乱
| 实验室共性
|
| 冰箱管理不规范,内存物无标签,摆放杂乱,未张贴“非防爆冰箱,不能存放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”标识,挥发性易燃易爆化学品未在防爆冰箱放置
| 实验室共性
|
| 液氮罐没有贴安全标识
| 实验室共性
|
| 实验室房门未开窗
| 实验室共性
|
| 废液桶、垃圾桶存放不规范,分类标识与安全警示不到位
| 实验室共性
|
| 实验室日常清洁卫生差,实验人员卫生习惯不好
| 实验室共性
|
| 实验室应急喷淋与洗眼器尚未安装完成
| 实验室共性
|
| 部分涉危仪器设备未悬挂操作规程和安全提示(尤其是高温高压类)
| 实验室共性
|
| 实验室过道堆放设备,妨碍通行
| 实验室共性
|
| 多个冰柜、人工气候箱等使用插线板、置于地面;实验室内大功率设备使用插线板
| 实验室共性 以37教 5楼、6楼过道、504、516、523、610、608为典型
|
| 11台冰柜集中放置
| 37教 621
|
| | |
生命科学学院
| 生科院经过三次整改总的情况较好,尤其是实验室整洁和化学药品管理有了很大改进,但实验人员化学品使用规范和卫生习惯有待进一步加强
| 实验室共性
|
| 实验室安全责任人对所在楼宇总水阀与电阀不熟悉
| 实验室共性
|
| 部分学生个人防护意识差,不穿着实验服
| 实验室共性
|
| 实验室日常安全检查和值日制度不完善,实验室值日表填写不规范
| 实验室共性
|
| 部分实验区与学习区功能未分离,实验台桌堆放学习与生活用品
| 实验室共性
|
| 部分气体钢瓶未张贴介质铭牌、安全标识
| 实验室共性
|
| 实验室应急喷淋与洗眼器尚未安装完成
| 实验室共性
|
| 冰箱管理不规范,内存物无标签,超低温冰箱无安全警示标识,未张贴“非防爆冰箱,不能存放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”标识
| 实验室共性
|
| 实验室房门未开窗
| 实验室共性
|
| 部分涉危仪器设备未悬挂操作规程和安全提示(尤其是高温高压类)
| 实验室共性
|
| 实验室过道堆放设备,妨碍通行
| 29教6楼、4楼
|
| 实验垃圾未分类标识
| 发育生物学实验室 202
|
| 实验室缺废液桶
| 29教 221、223
|
| 废弃EB电泳凝胶预处置方法未经环保部门论证认可,没有处置记录,存量过大
| 水产研究所208
|
| 微波炉放置在烘箱上,存在安全隐患
| 水产研究所208
|
| 实验室卫生较差,胶手套散落实验室
| 水产研究所208
|
| | |
植物保护学院
| 植保院经过三次整改总的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善,尤其是实验室清洁和化学药品管理有了很大改进,但实验人员化学品使用规范和卫生习惯有待进一步加强
| 34教、生物科技大楼2楼
|
| 管理档案不完善,实验室日常安全检查和值日制度未落实;实验室值日表填写不规范或缺失
| 实验室共性
|
| 部分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管理混乱,分类不明、混放药品柜、台账不清晰、“双人双锁”管理措施未落实,监管不到位
| 实验室共性,以生物科技大楼2楼223、221实验室易制毒化学品混放为典型
|
| 实验室安全责任人对所在楼宇总水阀与电阀不熟悉
| 实验室共性
|
| 冰箱管理不规范,内存物无标签,摆放杂乱,未张贴“非防爆冰箱,不能存放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”标识
| 实验室共性
|
| 烘箱放置不规范
| 实验室共性
|
| 固体垃圾无分类及标识
| 实验室共性
|
| 部分超低温冰箱、大型超速离心机、高温高压灭菌锅等操作规程及安全标识不完善
| 实验室共性
|
| 部分学生个人防护意识差,不穿着实验服
| 实验室共性
|
| 危险源安全标识缺失或张贴混乱
| 实验室共性
|
| 大量人工气候箱等大型设备放置过道
| 实验室共性
|
| 实验室房门未开窗
| 实验室共性
|
| 气体钢瓶未张贴介质铭牌、安全标识,少量未固定
| 实验室共性,34教 316未固定气瓶
|
| 插线板串联、置于地面
| 实验室共性
|
| | |
蚕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所
| 蚕研所总的情况较好,实验室清洁整洁,化学药品管理等方面有了很大改进,但实验人员化学品使用规范和卫生习惯有待进一步加强
| 蚕学宫2.4.5.6全楼;生物科技大楼3.4楼
|
| 部分实验室管制类化学品未落实“双人双锁”等管制措施
| 实验室共性,以科技楼411为典型
|
| 实验室安全责任人对所在楼宇总水阀与电阀不熟悉
| 实验室共性
|
| 实验室日常安全检查和值日制度未完善,实验室值日表填写不规范或缺失
| 实验室共性
|
| 部分学生个人防护意识差,不穿着实验服
| 实验室共性
|
| 危险源安全标识不完善或张贴混乱
| 实验室共性
|
| 冰箱管理不规范,内存物无标签,摆放杂乱,未张贴“非防爆冰箱,不能存放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”标识,挥发性易燃易爆化学品未在防爆冰箱放置
| 实验室共性
|
| 烘箱放置不规范
| 实验室共性
|
| 插线板串联、置于地面,且大功率设备使用插线板
| 实验室共性
|
| 液氮罐没有贴标识
| 实验室共性
|
| 实验室尖锐废弃物未单独收集,如针头、移液枪头
| 实验室共性
|
| 实验室废弃物分类收集不完善,废液桶存放不规范,分类标识与安全警示不到位
| 实验室共性,以科技楼411为典型
|
| 设备放置过道堵塞通道
| 实验室共性
|
| 部分气体钢瓶未张贴介质铭牌,部分未固定,无安全标识
| 实验室共性,以蚕学宫4楼为典型
|
| 实验室复合应急喷淋洗眼器未安装完成
| 蚕学宫4.5.6楼
|
| 涉危仪器设备未悬挂操作规程和安全提示(尤其高温高压类)
| 实验室共性
|
| EB凝胶废物桶无名称标识、无盖
| 生物科技大楼 303
|
| | |
生物技术中心
| 院级管理档案不齐全、实验室日常安全检查和值日制度未完善,实验室值日表缺失或填写不规范
| 实验室共性
|
| 部分危险化学品管理不到位
| 实验室共性
|
| 危险源安全标识缺失或张贴混乱
| 实验室共性
|
| 实验区与学习区功能未分离,实验台桌堆放学习与生活用品
| 实验室共性
|
| 插线板串联、置于地面,且大功率设备使用插线板
| 实验室共性
|
| 冰箱管理不规范,内存物无标签,摆放杂乱,未张贴“非防爆冰箱,不能存放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”标识,挥发性易燃易爆化学品未在防爆冰箱放置
| 实验室共性
|
| 气体钢瓶未张贴介质铭牌、安全标识,未全部固定
| 实验室共性,科技大楼505为典型
|
| 实验室日常清洁卫生较差,实验人员卫生习惯不好
| 实验室共性
|
| 实验室安全责任人对所在楼宇总水阀与电阀不熟悉
| 实验室共性
|
| 实验室废弃物分类收集不完善,废液桶存放不规范,分类标识与安全警示不到位
| 实验室共性
|
| 实验室物品杂乱堆放,实验室拥挤
| 实验室共性
|
| 实验室应急喷淋与洗眼器尚未安装
| 实验室共性
|
| 部分涉危仪器设备未悬挂操作规程和安全提示
| 实验室共性
|
| 药品库房缺沙箱、灭火器、灭火毯
| 生物科技大楼 518
|
| | |
动物科技学院
| 院级管理档案不完善、实验室日常安全检查和值日制度未完善,实验室值日表填写不规范(35教实验室除外)
| 实验室共性
|
| 危险化学品管理混乱,分类不明、随意摆放、台账不清晰、监管不到位
| 非建制实验室共性
|
| 管制类化学品未落实“双人双锁”等管制措施
| 非建制实验室共性
|
| 危险源安全标识缺失或张贴混乱
| 非建制实验室共性
|
| 插线板串联、置于地面,且大功率设备使用插线板
| 非建制实验室共性
|
| 学生个人防护意识差,不穿着实验服
| 非建制实验室共性
|
| 未张贴“非防爆冰箱,不能存放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”标识
| 实验室共性
|
| 气体钢瓶未张贴介质铭牌、安全标识,未全部固定
| 非建制实验室共性,35教114因气瓶柜小而未固定
|
| 实验室安全责任人对所在楼宇总水阀与电阀不熟悉
| 实验室共性
|
| 固体废物存放不规范,分类标识与安全警示不到位
| 实验室共性
|
| 实验室应急喷淋与洗眼器未配齐
| 实验室共性
|
| 实验动物养殖没有专门的实验动物房,而是分散在实验室饲养
| 实验室共性,以30教202为典型
|
| 实验室房门未开窗
| 37教、35教、30教
|
| 烘箱上重叠放置烘箱
| 35教 107
|
| | |
心理学部
| 实验室日常安全检查和值日制度未完善,实验室值日表填写不规范
| 实验室共性
|
| 动物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管理不到位,分类不明、“双人双锁”管理措施未落实,未张贴安全标识,监管不到位
| 实验室共性
|
| 实验区与学习区功能未分离,走廊设学习区堵塞通道
| 实验室共性
|
| 未张贴“非防爆冰箱,不能存放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”标识
| 实验室共性
|
| 学生个人防护意识差,不穿着实验服,不佩戴手套
| 实验室共性
|
| 气体钢瓶未张贴介质铭牌、安全标识
| 实验室共性
|
| 实验室安全责任人对所在楼宇总水阀与电阀不熟悉
| 实验室共性
|
| 涉危仪器设备未张贴安全标识(尤其高温高压类)
| 实验室共性
|
| 实验室房门未开窗
| 实验室共性
|
| 医疗废弃物未标识,未设立统一存放点,大量堆积未处置
| 动物实验室120
|
| 动物实验室未获许可资质
| |
| | |
地理科学学院
| 院级管理档案不完善,实验室日常安全检查和值日制度未完善,实验室值日表缺失或填写不规范
| 实验室共性
|
| 易制毒与易制爆化学品的管理有所改进,但部分实验室分类不明、台账不清晰、监管不到位。
| 112、313为典型
|
| 部分实验室管制类化学品未落实“双人双锁”等管制措施
| 实验室共性
|
| 危险源安全标识缺失或张贴混乱
| 实验室共性
|
| 学生个人防护意识差,不穿着实验服,不佩戴手套,披长发
| 实验室共性
|
| 插线板串联、置于地面
| 实验室共性
|
| 冰箱管理不规范,内存物无标签,摆放杂乱,未张贴“非防爆冰箱,不能存放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”标识
| 实验室共性
|
| 气体钢瓶未张贴介质铭牌、安全标识,未完全固定
| 实验室共性
|
| 实验室日常清洁卫生较差,实验人员卫生习惯不好,堆放杂物
| 实验室共性
|
| 实验室安全责任人对所在楼宇总水阀与电阀不熟悉
| 实验室共性
|
| 废液桶未分类贴标签,存放不规范,安全警示不到位
| 实验室共性
|
| 实验室内洗眼器尚未安装完成
| 实验室共性
|
| 实验室房门未开窗
| 实验室共性
|
| 大型设备操作规程未上墙,无注意事项
| 113、310、316
|
| 烘箱、马弗炉无警示标识,放置不规范
| 316
|
| 同位素室安全标识不完整,实验室杂乱,管理人员不熟悉实验室情况
| 一楼同位素室
|
| 乙炔气瓶未固定且钢瓶超过检定合格期限;未张贴安全标识
| 311
|
| | |
工程技术学院
| 院级管理档案不完善,实验室日常安全检查和值日制度未完善,实验室值日表填写不规范
| 实验室共性
|
| 实验室钥匙未集中保管
| 实验室共性
|
| 仪器设备缺乏操作规程、注意事项和安全标识
| 实验室共性
|
| 危险源安全标识缺失或张贴混乱
| 实验室共性
|
| 学生个人防护意识差,不穿着实验服,实验室饮食
| 实验室共性
|
| 实验区与学习区功能未分离,实验台桌堆放学习与生活用品
| 实验室共性
|
| 插线板私接、串联、置于地面
| 工厂
|
| 气体钢瓶未张贴介质铭牌、安全标识
| 实验室共性,以工厂为典型
|
| 实验室日常清洁卫生较差,实验人员卫生习惯不好
| 实验室共性,以314为典型
|
| 实验室安全责任人对所在楼宇总水阀与电阀不熟悉
| 实验室共性
|
| 烘箱放置于地上或重叠放置
| 602、108
|
| 易燃机油放置于热源、电源旁边
| 108
|
| 实验室房门未开窗
| 实验室共性
|
| | |
材料与能源学部
| 实验室日常安全检查和值日制度未完善,实验室值日表填写不规范
| 实验室共性
|
| 部分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管理不规范,分类不明、混放药品柜、台账不清晰、“双人双锁”管理措施未落实,监管不到位
| 实验室共性
|
| 插线板串联、置于地面现象突出
| 实验室共性
|
| 未张贴“非防爆冰箱,不能存放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”标识,超低温冰箱未张贴标识
| 实验室共性
|
| 实验室安全责任人对所在楼宇总水阀与电阀不熟悉
| 实验室共性
|
| 涉危仪器设备未悬挂操作规程和安全提示(尤其高温类)
| 实验室共性
|
| 气体钢瓶未张贴介质铭牌,无安全标识
| 实验室共性,21教401气体阀门与内容物不符
|
| 废液桶存放不规范堵塞通道,安全警示不到位
| 21教404
|
| 单间实验室化学品存量过大
| 21教217、221、406
|
| 实验室日常清洁卫生较差,实验人员卫生习惯不好
| 实验室共性
|
| 实验室无门牌、安全信息栏空白
| 25教负一楼
|
| 实验室有大量高危设备,但无门禁和出入登记,可自由进出
| 25教负一楼
|
| 大量高温烘箱及马弗炉同时运行,散热与通风较差
| 25教负一楼
|
| 实验室顶棚破损易脱落
| 25教负一楼
|
| 高温设备放置于木质架上,无安全警示标识、无人值守
| 25教负一楼
|
| 实验室房门未开窗
| 25教
|
| 学生个人防护意识差,不穿着实验服,不佩戴手套,披长发
| 实验室共性
|
| | |
园艺园林学院
| 院级管理档案不完善、实验室日常安全检查和值日制度未完善,实验室值日表缺失或填写不规范
| 实验室共性
|
| 危险化学品分类不明、随意摆放、台账不清晰
| 实验室共性
|
| 管制类化学品未落实“双人双锁”等管制措施
| 实验室共性
|
| 危险源安全标识缺失或张贴混乱
| 实验室共性
|
| 气体钢瓶未张贴介质铭牌、安全标识,未全部固定
| 实验室共性
|
| 实验室安全责任人对所在楼宇总水阀与电阀不熟悉
| 实验室共性
|
| 生活垃圾与实验室废弃物未分类收集,尖锐固体废弃物(枪头等)未独立收集,实验室废弃物分类标识与安全警示不到位
| 实验室共性
|
| 实验室应急喷淋未安装
| 实验室共性
|
| 液氮罐未规范放置安全区,未张贴安全标识
| 实验室共性
|
| 实验室房门未开窗
| 实验室共性
|
| 未张贴“非防爆冰箱,不能存放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”标识,挥发性易燃易爆化学品未在防爆冰箱放置
| 实验室共性,33教516非防爆冰箱存放挥发依然药品
|
| 涉危仪器设备和大型仪器设备未悬挂操作规程、注意事项和安全提示
| 实验室共性,以33教513为典型
|
| 实验室日常清洁卫生差,实验人员卫生习惯不好
| 33教515,516
|
| 剧毒化学品未在保险柜管理,未执行剧毒品管理措施
| 33教616,科技楼323
|
| 实验室公共楼道堆放大量杂物、旧家具和报废设备,堵塞通道
| 科技楼1楼、3楼、6楼
|
| 废弃EB电泳凝胶未规范收集与处置
| 科技楼311
|
| 学生个人防护意识差,不穿着实验服
| 科技楼323,33教513
|
| 紧急逃生门被锁
| 科技楼3楼
|
| 药品室通风缺失,气味大
| 科技楼602
|
| 实验室漏水
| 科技楼与33教共性
|
| | |
资源环境学院
| 院级管理档案不完善、实验室日常安全检查和值日制度未完善,实验室值日表填写不规范
| 实验室共性
|
| 部分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管理不规范,分类不明、混放药品柜、台账不清晰、“双人双锁”管理措施未落实,监管不到位
| 实验室共性
|
| 实验室房门未开窗
| 实验室共性
|
| 冰箱管理不规范,内存物无标签,摆放杂乱,未张贴“非防爆冰箱,不能存放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”标识,挥发性易燃易爆化学品未在防爆冰箱放置
| 实验室共性
|
| 实验室安全责任人对所在楼宇总水阀与电阀不熟悉
| 实验室共性
|
| 实验室应急喷淋与洗眼器尚未安装完成
| 实验室共性
|
| 部分涉危仪器设备未悬挂操作规程和安全提示(尤其是高温高压类)
| 实验室共性
|
| 危险源安全标识缺失或张贴混乱
| 实验室共性
|
| 实验区与学习区功能未分离,实验台桌堆放学习与生活用品
| 实验室共性
|
| 学生个人防护意识差,不穿着实验服,实验室饮食
| 实验室共性
|
| 插线板串联、置于地面,且大功率设备使用插线板
| 实验室共性
|
| 气体钢瓶未张贴介质铭牌、安全标识,未全部固定
| 实验室共性
|
| 部分涉危仪器设备未悬挂操作规程和安全提示(尤其是高温高压类)
| 实验室共性
|
| 实验室日常清洁卫生较差,实验人员卫生习惯不好
| 实验室共性
|
| 废液桶存放不规范,分类标识与安全警示不到位,部分实验室积存过多
| 实验室共性
|
| 实验室过道放置设备,堵塞通行
| 一楼
|
| 总电闸太高,电闸下堆放货架及杂物,影响断电操作。
| 35教116室
|
| | |
食品科学学院
| 实验室日常安全检查和值日制度未完善,实验室值日表填写不规范
| 实验室共性
|
| 易制毒与易制爆化学品管理有所改进,但药品室“双人”管理措施未落实、监管不到位
| 实验室共性
|
| 未张贴“非防爆冰箱,不能存放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”标识,一个超低温冰箱无安全标识
| 三楼实验室共性
|
| 实验室安全责任人对所在楼宇总水阀与电阀不熟悉
| 实验室共性
|
| 气体钢瓶未张贴介质铭牌、安全标识
| 实验室共性
|
| 实验室应急喷淋与洗眼器尚未安装完成
| 实验室共性
|
| | |
纺织服装学院
| 院级管理档案不完善,实验室日常安全检查和值日制度未完善,实验室值日表填写不规范
| 实验室共性
|
| 实验室应急喷淋和洗眼器未安装完成
| 实验室共性
|
| 实验室杂乱,实验人员卫生习惯不好
| 实验室共性,以48教104为典型
|
| 学生个人防护意识差,不穿着实验服
| 实验室共性,以48教106为典型
|
| 易制毒与易制爆化学品管理有所改进,但部分实验室分类不明、随意摆放、台账不清晰、“双人双锁”管理措施未落实、监管不到位
| 实验室共性,以48教108为典型
|
| 气体钢瓶未张贴介质铭牌、安全标识,未全部固定
| 48教107、103
|
| 冰箱管理不规范,内存物无标签,摆放杂乱,未张贴“非防爆冰箱,不能存放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”标识
| 48教108
|
| 染整实验室要注意机械安全的问题。
| 48教109
|
| 药品库房未执行“双锁”管理措施,而且是占用消防通道修建的。
| 48教112
|
| 实验室房门未开窗
| 实验室共性
|
| 危险源安全标识缺失
| 实验室共性
|
| 部分涉危仪器设备未悬挂操作规程和安全提示(尤其是高温高压类)
| 实验室共性
|
| | |
电子信息工程学院
| 部分学生个人防护意识差,不穿着实验服
| 实验室共性
|
| 五楼走廊上堆积的大量废旧仪器严重堵塞通道,最窄只有60厘米。
| |
| 插线板从墙接到实验室中间的实验台,随意摆在地面,容易绊住学生,有安全隐患。
| 304
|
| 电腐蚀液规范收集与处置问题依然存在
| 302室
|
| 实验室安全责任人对所在楼宇总水阀与电阀不熟悉
| 实验室共性
|
| 实验室房门未开窗
| 实验室共性
|
| | |
生物技术学院
| 院级管理档案中安全教育与培训资料不完善、实验室日常安全检查和值日制度未完善,实验室值日表填写不规范
| 实验室共性
|
| 易制毒与易制爆化学品管理有所改进,但部分实验室分类不明、台账缺失、“双人”管理措施未落实、监管不到位
| 实验室共性,以33教112,216为典型
|
| 化学品标签易脱落或破损未及时处理
| 33教216,317
|
| 实验室安全信息栏空白
| 33教二楼平台实验室
|
| 危险源安全标识缺失或张贴混乱
| 实验室共性
|
| 部分实验台桌堆放学习与生活用品
| 33教216.315
|
| 学生个人防护意识弱,不穿着实验服,披长发,实验室饮食
| 实验室共性
|
| 插线板串联、置于地面
| 实验室共性,以33教315,317为典型
|
| 挥发性易燃易爆化学品未在防爆冰箱放置
| 33教315
|
| 气体钢瓶未固定,未张贴介质铭牌、安全标识
| 实验室共性
|
| 实验室安全责任人对所在楼宇总水阀与电阀不熟悉
| 实验室共性
|
| 废液桶未分类贴标签,存放不规范,安全警示不到位
| 实验室共性
|
| 生活垃圾与实验废弃物未分类收集
| 实验室共性,以33教112,216,316为典型
|
| 实验室内洗眼器尚未安装
| 实验室共性
|
| 楼宇过道两侧均堆放设备或杂物,消防通道不畅通
| 实验室共性
|
| 配电箱被仪器设备遮挡
| 实验室共性
|
| 液氮罐未规范放置,未张贴安全标识
| 实验室共性
|
| 离心机等涉危设备未张贴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
| 实验室共性,以33教318为典型
|
| 烘箱放置不规范
| 33教317
|
| 违规使用明火电炉
| 33教317
|
| 实验房间编号混乱
| 33教2、3楼
|
| 实验室房门未开窗
| 实验室共性
|
| | |
柑橘研究所
| 实验室日常安全检查和值日制度未完善,实验室值日表填写不规范
| 实验室共性
|
| 易制毒与易制爆化学品管理有所改进,但部分实验室分类不明、随意摆放、台账不完整、“双人双锁”管理措施未落实、监管不到位
| 实验室共性
|
| 危险源安全标识缺失或张贴混乱
| 实验室共性
|
| 实验室安全责任人对所在楼宇总水阀与电阀不熟悉
| 实验室共性
|
| 废液桶未分类贴标签,存放不规范,安全警示不到位
| 实验室共性
|
| 气体钢瓶未张贴介质铭牌、安全标识
| 实验室共性
|
| 部分学生个人防护意识差,不穿着实验服
| 实验室共性
|
| 废弃EB电泳凝胶预处置方法未经环保部门论证认可,没有处置记录,需要规范处置
| 实验室共性
|
| 未张贴“非防爆冰箱,不能存放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”标识
| 实验室共性
|
| 中试加工车间机械设备缺乏安全标识、操作规程、操作记录、房间缺乏出入登记记录,无应急预案
| 中试加工车间
|
| 激素测定室钢瓶间不符合规范,钢瓶未固定,乙炔气体存量过大,无气体探头,无防雨防爆晒措施
| 激素测定室
|
| | |
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
| 院级管理档案不齐全、实验室日常安全检查和值日制度未完善,实验室值日表填写不规范
| 实验室共性
|
| 易制毒与易制爆化学品分类不明、随意摆放、台账不清晰、“双人双锁”管理措施不到位、监管不到位
| 实验室共性,以13教一楼为典型
|
| 部分学生个人防护意识差,不穿着实验服
| 实验室共性
|
| 涉危仪器设备未悬挂操作规程和安全提示
| 实验室共性
|
| 气体钢瓶未张贴介质铭牌、安全标识
| 实验室共性
|
| 烘箱放置不规范
| 实验室共性
|
| 实验区与生活区功能未分离,实验室放置学生床
| 实验室共性
|
| 实验室废液自行焚烧不恰当,未经环保部门许可,应规范处置
| 实验室共性
|